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方法和报警处理对策
点击次数:230 发布时间:2020-12-23
微量注射泵在急诊、重症监护病房、甚至普通病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,因其能够匀速、微量、持续、准确地将药物注入体内,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。智能输注设备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手工输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,促进了临床注射药物的快速发展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方法。
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方法:
根据药量选择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剂量、浓度的药物,接延长管、排空气,接头皮针,在注射器上贴上所用药物输液标签,注明开始用药时间、床号、姓名、药名、浓度、剂量、速度,加药人、加药人核对签名。
将微量注射泵安装在稳妥位置,放松微量注射泵旋钮,推动滑座,将注射器正确安装并与静脉通路相连(连接静脉留置针先观察针头是否通畅后再连接)。注射器有刻度的一面应朝上,同时便于观察剩余药液,微量注射泵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接通电源,打开开关,微量注射泵系统开始自动检测,设置所需速度,按开始(START)键,自动推注开始。黄灯亮闪。
需改变注射速度时,按停止(STOP)键,重新设置速度,再按开(START)键,开始注入新的泵速。⑤注射结束按停止(STOP)键,并关开关,取下注射器,将微量注射泵擦拭干净,备用。
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微量注射泵使用中常见报警的处理方法。
1、空气栓塞
微量注射泵没有空气报警设置,所以在每次配置药物或更换药物时必须排净空气,防止发生空气栓塞。
2、管道堵塞
在临床工作中,常常会遇到药液外渗到一定程度,管道堵塞达到一定的时间,会产生一定的阻力,注射泵就会显示阻塞报警。护理人员要及时巡视患者,发现阻塞原因,及时解除,如果堵管时间不长,可用1ml注射器抽吸血凝块,若堵管时间长,1ml注射器抽吸不见效时,则需更换静脉置管。